1.4.1 減震組合技術
減震組合技術[3]是指根據(jù)結構的變形特點以及結構抗震性能化設計要求,合理組合應用多種減震裝置,充分發(fā)揮各種減震裝置耗能效果,減小地震作用,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,其分類如圖5所示。
減震與隔震組合技術[7]是指結構在采用隔震技術的基礎上,在隔震層內或隔震層外樓層布置減震裝置以進一步減小地震作用,改善結構抗震性能,其分類如圖10所示。
昆明滇池會展中心S2[12]建筑高度為250m,總建筑面積為13萬m2,其建筑外觀如圖13所示。
《云南省隔震減震建筑工程促進規(guī)定》〔云南省人民政府令202號〕要求“抗震設防烈度8度以上區(qū)域內單體建筑面積1 000m2以上的重點設防類、特殊設防類建筑工程應該采用隔震減震技術”,且“采用減震設計時,應使建筑抗震性能明顯提高,罕遇地震作用下減震結構與非減震結構的水平位移之比應小于0.75”。
昆明滇池會展中心S2位于8度(0.2g)高烈度地震區(qū),應采用消能減震技術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。為達到大震下25%的減震效果,創(chuàng)新地采用4種消能減震裝置:黏滯阻尼伸臂、黏滯阻尼墻、金屬耗能連梁、屈曲約束支撐,如圖15所示。其中,黏滯阻尼伸臂布置在22,33層;黏滯阻尼墻布置在26~40層;金屬耗能連梁X向布置在26~40層,Y向布置在6~19層、31~40層;屈曲約束支撐布置在22,33,42層。
項目中消能裝置數(shù)量及發(fā)揮耗能情況如表2所示。其中,黏滯阻尼伸臂和黏滯阻尼墻在小、中、大震作用下均發(fā)生耗能作用;金屬耗能連梁和屈曲約束支撐在小震作用下僅提供剛度,在中、大震作用下進入屈服耗能,保證結構在中、大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;隨著地震烈度的增加,鋼連梁和屈曲約束支撐陸續(xù)參與耗能(圖16),結構附加阻尼比隨之增大,有效地保證了結構的抗震性能。
上海博物館東館[13]建筑高度為45m,地下2層,地上6層,總建筑面積為10.4萬m2,平面尺寸為105m×182m,其建筑外觀如圖17所示。
項目具有以下特點:1)上海博物館東館為特大型博物館,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,地震作用需放大1.3~1.4倍;2)博物館館藏文物珍貴,應采用有效措施保護藏品在地震作用下不受損壞;3)博物館內部空間豐富,結構存在多處無柱大空間,豎向貫通柱較少,角部存在大跨度空間及大懸挑桁架。
為保證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具備良好的抗震性能,考慮引入減震技術,形成“型鋼混凝土柱+鋼梁+黏滯阻尼墻+屈曲約束支撐”的組合減震結構體系,其中黏滯阻尼墻在小、中、大震作用下均發(fā)揮耗能作用,耗散地震能量,減小主體結構所受地震作用;屈曲約束支撐在小、中震作用下提供剛度,保證結構側向剛度需求,在大震下屈服耗能。通過黏滯阻尼墻與屈曲約束支撐的組合使用,保證結構具有足夠的整體剛度以及良好的耗能機制。消能減震方案結構典型平面布置如圖19所示。
2.2.3 減震效果
表3所示為抗震結構與減震結構對比分析結果,與“型鋼混凝土柱+鋼梁+鋼支撐”抗震結構體系相比,消能減震方案具有明顯的優(yōu)勢,主要表現(xiàn)在以下方面。
設置黏滯阻尼墻和屈曲約束支撐后,基底剪力降低約20%。
(2)周期與阻尼比
消能減震方案周期較剛性方案有一定程度的增大,同時多遇地震結構阻尼比由4%提高到6.3%。
(3)結構耗能
消能減震方案的結構耗能能力顯著增強,且大震下減震裝置耗能約占一半,能有效減輕結構構件的損傷。圖20為小、中、大震情況下結構耗能情況。
喀什農商銀行總部大樓[14]一期建筑高度為86m,地下1層,地上19層,總建筑面積為3.5萬m2,裙房與主塔樓設縫脫開,其建筑外觀如圖21所示。項目主塔樓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-核心筒結構體系,如圖22所示。
喀什農商銀行總部大樓的結構設計特點:1)項目擬建地區(qū)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(0.3g),屬于高烈度地震區(qū),結構抗震性能要求高;2)建筑立面要求盡量通透,不能設置周邊剪力墻。
因此考慮采用隔震技術,同時在隔震層設置黏滯阻尼器,以減小上部結構的地震作用,保證上部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,實現(xiàn)上部結構降一度的設計目標。
隔震層位于地下室底板以下,基礎頂板以上。隔震層共布置隔震支座34個(鉛芯橡膠支座(LRB)23個、天然橡膠支座(LNR)11個),黏滯阻尼器(VFD)16個,布置如圖23,24所示。
(1)周期
有無隔震裝置的結構周期對比如表4所示,隔震方案通過設置隔震層,將結構周期延長2.5倍左右,進而有效降低了地震作用。
經過計算,設防地震下層剪力最大減震系數(shù)為0.34,層傾覆力矩最大減震系數(shù)為0.35,均小于《建筑抗震設計規(guī)范》(GB 50011—2010)(2016年版)[15](簡稱抗震規(guī)范)規(guī)定的0.38(設置阻尼器),按照抗震規(guī)范規(guī)定可按降一度進行設計。
(3)結構耗能
隔震層各部分在罕遇地震下能量耗散情況如圖25所示。罕遇地震作用下能量時程分析結果表明,隔震支座耗能占比63%,阻尼器耗能占比9%,隔震層總耗能占結構整體耗能的72%,大大減小了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。
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[16]建筑高度為60m,地下2層,地上3層,總建筑面積為20.7萬m2,其建筑外觀如圖26所示。
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的結構設計特點:1)項目位于8度(0.2g)高烈度地震區(qū),結構抗震性能要求高;2)結構采用巨型鋼框架結構體系,建筑存在較多大跨、大懸挑空間,需采用有效措施保證巨型框架的抗震性能;3)結構跨度大,樓面荷載重,重力荷載對構件尺寸影響較大,同時整體結構高寬比很小(0.32),因此導致上部結構水平剛度較大。
基于以上項目特點,采用地下室一層柱頂隔震方案。隔震層混合使用天然橡膠支座+鉛芯橡膠支座+滑板支座+黏滯阻尼器,上部結構實現(xiàn)降一度設計目標,大幅減小巨型框架所受地震作用。
隔震層共布置鉛芯橡膠支座(LRB)74個、天然橡膠支座(LNR)96個、滑板支座(SB)356個、黏滯阻尼器(VFD)32個,具體布置如圖29所示。
(1)周期
有無隔震裝置的結構周期對比如表5所示,隔震結構周期較非隔震結構延長了3.7~4.2倍,有利于結構遠離場地特征周期,減小地震作用。
經過計算,設防地震下層剪力最大減震系數(shù)為0.35,層傾覆力矩最大減震系數(shù)為0.35,均小于抗震規(guī)范規(guī)定的0.38(設置阻尼器),按照抗震規(guī)范規(guī)定可按降一度進行設計。
(3)結構耗能
隔震層各部分在罕遇地震下能量耗散情況如圖30所示,罕遇地震作用下能量時程分析結果表明,輸入給隔震結構的地震能量大部分由隔震支座和阻尼器耗散,其中隔震支座耗能占比68%,阻尼器耗能占比17%,隔震層總耗能占結構整體耗能的85%,大大減小了輸入到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。
(2)減隔震技術已經成熟并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(高層建筑、大跨度建筑等)中,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,改善結構的抗震性能。
(3)通過2個減震組合技術應用案例和2個減震與隔震組合技術應用案例可以看出,根據(jù)項目特點,合理地組合、運用減震與隔震技術,可進一步提高建筑的結構性能,實現(xiàn)“適用、經濟、綠色、美觀”的八字建筑方針。減隔震技術組合應用必將成為抗震設計發(fā)展的一種趨勢。
[2] 丁潔民,吳宏磊.黏滯阻尼技術工程設計與應用[M]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2017.
[3] 吳宏磊,丁潔民,劉博.超高層建筑基于性能的組合消能減震結構設計及其應用[J].建筑結構學報,2020,41(3):14-24.
[4] 王世玉,吳宏磊,吳昊.混合減震技術在某單跨框架加固改造項目中的應用[J].建筑結構,2020,50(S1):405-410.
[5] HIROAKI HARADA,TATSUMI SHINOHARA,KEITA SAKAKIBARA.A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r of nikken sekkei Tokyo building equipped with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when struck by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[C]//The Proceeding of The 15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.LISBOA,2012.
[6] SHUICHI OTAKA,MASAYUKI YAMANAKA,SHOKICHI GOKAN,et al.Toranomon-Roppongi地區(qū)項目 [C]//世界高層都市建筑學會第九屆全球會議論文集.上海,2012.
[7] 丁潔民,涂雨,吳宏磊,等.減隔震組合技術在高烈度抗震設防區(qū)的應用研究[J].建筑結構學報,2019,40(2):77-87.
[8] 章征濤,夏長春,樊嶸,等.宿遷蘇豪銀座層間隔震設計[J].建筑結構,2013.43(19):54-59.
[9] DAI SHIMAZAKI,KENTARO NAKAGAWA.Seismic isolation systems incorporating with RC core walls and precast concrete perimeter frames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-Rise Buildings,2015,4(3):181-189.
[10] 久次米,曾根,朋久.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okyo Nihombashi Tower[J].Structure:Journal of Japan Structural Consultants Association,2015,48(12):50-51,12.
[11] KEN OKADA,SATOSHI YOSHIDA.Structural design of Nakanoshima Festival Tower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-Rise Buildings,2014,3(3):173-183.
[12] 昆明滇池會展中心S2抗震專項審查報告[R].上海: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(集團)有限公司,2018.
[13] 上海博物館東館新建工程超限高層抗震專項審查報告[R].上海: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(集團)有限公司,2017.
[14] 喀什農商銀行總部大樓隔震設計專項分析報告[R].上海: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(集團)有限公司,2017.
[15] 建筑抗震設計規(guī)范:GB 50011—2010[S].2016年版.北京:中國建筑工業(yè)出版社,2016.
[16] 吳宏磊,丁潔民,陳長嘉.西安絲路國際會議中心隔震技術應用研究[J].建筑結構學報,2020,41(2):13-21.
1990年畢業(yè)于同濟大學結構工程系,獲工學博士學位。長期從事復雜結構的研究與設計咨詢工作,在超高層結構和大跨度鋼結構等復雜結構方面取得豐富研究成果,榮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,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,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,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,中國建筑學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等,并參與編制了《建筑抗震設計規(guī)范》(GB50011-2010)、《空間結構設計規(guī)程》(DG/TJ 08-52-2004)等國家和上海市的有關設計規(guī)程。已完成高層、超高層、大跨度體育場館、會展中心、大型影劇院、高鐵交通樞紐等百余項工程項目,榮獲全國優(yōu)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(yè)建筑工程一等獎、二等獎,設計銀獎,全國優(yōu)秀建筑結構設計一等獎、二等獎等。2017年11月被結構工程師世界大會(SEWC)授予SEWC終身榮譽會員獎,2018年10月榮獲英國結構工程師學會(iStructE)金質獎章,2019年4月榮獲世界高層建筑與都市人居學會(CTBUH)杰出貢獻獎。
來源:建筑結構